火箭隊雖然從姚明時代開始,直到哈登時代為止,他們始終沒能拿到夢寐以求的總冠軍,但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喬丹退役的兩個賽季里,火箭隊還是如愿取得了兩連冠。95-96賽季,火箭也一度被認為是公牛的最大對手之一。然而,志在沖擊三連冠的火箭,卻在西部半決賽不敵超音速,而且還是0:4被橫掃出局。那麼,究竟那一輪發生了什麼,大夢和滑翔機的表現又如何?
被傷病和年齡困擾,雙星狀態下滑。
首先,我們來看看火箭的兩大巨星奧拉朱旺和德雷克斯勒的表現,這個賽季想要完成三連冠,自然兩位巨星承擔著相當大的壓力。最明顯的就是33歲的德雷克斯勒遭遇到了傷病的困擾,這致使他缺席了30場比賽,也正是因為滑翔機的打打停停,導致大夢不得不扛起過多的進攻和防守重擔,當時的奧拉朱旺也已經32歲,常規賽雖然有26.9分、10.9個籃板、3.6次助攻和2.9次蓋帽的頂尖表現,但是顯然他已經沒有了年輕時期的充沛體力,年齡的增長更是讓他的恢復要緩慢了許多。首輪雖然擊敗了湖人,但是德雷克斯勒的狀態,肉眼可見下滑,場均只有14分。
而面對實力更強的超音速時,兩人更是受到了全方位的限制。滑翔機場均只有19.3分、9個籃板和3.5次助攻,在當年的DPOY加里·佩頓的「照顧」下,他僅僅只有第三場打出了自己巔峰時期的水準,全場得到了28分,但是球隊依然3分惜敗。而大夢的情況更加糟糕,由于常規賽的消耗過多,加上第一輪幾乎拼盡了全力,到了次輪他已經相當疲憊。系列賽場均只有18.3分、9.8個籃板、4.3次助攻和2次蓋帽,此外失誤數高達4.3次,他在和肖恩·坎普的對決中,完全敗給了這個26歲的年輕人。
陣容老化嚴重,心態不如前兩冠。
大夢和滑翔機的下滑,更像是這支火箭隊整體情況的一個縮影,雖然取得了兩連冠,但是球隊的核心陣容實際上已經出現了相當嚴重的老化,肯尼·史密斯31歲、馬里奧·埃利32歲,他們的狀態同樣在下滑。此外,隊內的兩位年輕人,羅伯特·霍里和薩姆·卡塞爾,雖然在常規賽表現不錯,分別有場均14.5分和12分的表現,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擔大夢得分作用,但是到了季后賽,他們的表現卻令人失望。95年總決賽一戰成名的卡塞爾,在季后賽受到了嚴重的限制,場均10.8分的背后,是32.1%的命中率。而霍里雖然三分命中率達到了39.6%,場均13.1分、7.1個籃板,但是顯然他不足以幫助火箭隊擊敗強大的超音速。另外,由于完成了兩連冠的偉業,自然火箭隊頂替之前的公牛隊,成為了全聯盟研究的對象,這也是他們最終常規賽只有48勝34負的一大原因。
還有一點需要提到的是,兩連冠對于當時火箭多數球員來說,是一把雙刃劍。總冠軍的榮譽,讓他們品嘗到了勝利的喜悅,同時也讓他們在之后的比賽里,很難再將所有的注意力放到球場之上,甚至連德雷克斯勒在95年圓夢之后,他身上的斗志也消散了不少,更不用說那些角色球員們了。
超音速進步明顯,實力遠超火箭。
最后我們來看看這支超音速隊的情況,事實上這支超音速的實力相當強大,畢竟他們在這一年打進了總決賽,雖然沒能奪冠,但是卻是唯一一支能夠將邁克爾·喬丹的命中率限制到41.5%,得分只有27.3分的球隊。他們當賽季取得了64勝18負的完美戰績,坎普和佩頓更是產生了非常出色的化學反應。面對火箭的這一輪系列賽,佩頓場均24.5分、3.5個籃板和7.8次助攻,攻防兩端幾乎都完爆德雷克斯勒。而球風勁爆的坎普,場均同樣也有21.8分、13.8個籃板和2.3次蓋帽的數據,尤其是最后一場他狂砍32分、15個籃板和3個蓋帽,被外界認為這是新老內線霸主地位的交替。
此外,超音速的配置也是非常豪華,德國內線施拉姆夫利用自己全面的進攻能力,在這一輪系列賽射下20分、7個籃板和3.8次助攻,和大夢同屆的中鋒薩姆·帕金斯同樣也是內外開花,場均14.3分,加上另外一個巨型內線布里克考斯基,四大內線輪番在攻防兩端瘋狂消耗大夢。而外線,他們還有76人隊曾經的全明星后衛何塞·霍金斯,已經大局觀出眾的內特·麥克米蘭等人,他們同樣也在不斷分擔加里·佩頓的壓力,并且不斷干擾德雷克斯勒。正是這樣搭配合理的陣容,才讓他們可以橫掃衛冕冠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