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柯瑞當年打不穿樂福,今年卻對上霍福德?真的巨星其實一直在進化

柯瑞當年打不穿樂福,今年卻對上霍福德?真的巨星其實一直在進化
2022/08/09
2022/08/09

2016年搶七最后時刻對柯瑞的防守,是凱文·樂福職業生涯的最高光。

在凱里·歐文釘進那顆戳心三分后。

斯蒂芬·柯瑞與格林擋拆,「點名」當時騎士場上防守最弱的樂福。

但連續兩次單打,樂福都頑強地橫亙在他與籃筐之間,最后柯瑞不得不一記甩狙了事。

勒布朗的封蓋、歐文的三分、樂福的防守,在搶七的生死時刻,「騎士三巨頭」都站了出來。

一、從2016-2022,柯瑞的進化

很長一段期間里,16年總決賽第七場都堪稱斯蒂芬·柯瑞的生涯噩夢。

全場19投6中17分、三分14中4。

在騎士同樣兇悍的「死亡五小」面前,他再一次在總決賽上疲軟,甚至還有這種不負責任的背傳失誤。

歷史第一的73勝,卻沒能拿下總冠軍。這幾乎是歷史上反差最大的常規賽和季后賽表現。

勇士和柯瑞,都失去了締造歷史上最完美賽季的機會。

更糟糕的是,那一年休賽期球隊請來了杜蘭特,

后兩年總決賽,一次是杜蘭特干拔「釘殺」了騎士,一次是直接4-0橫掃。

杜蘭特拿走的不僅是兩個fmvp獎杯,更是柯瑞重新在總決賽上證明自己的機會。

他是個好人,他不會做不利于團結的事。

他不會因為杜蘭特比他耀眼而心生不快,

對于真正的運動家來說,勝利和冠軍比一切都重要。

但不代表他不在乎。

2019年總決賽輸給暴龍、那支無敵的勇士崩塌后,柯瑞隨后開始了隱秘而決絕的轉變。

當他在2020-21賽季前出現在訓練營時,身體變成了這樣。

很多人本賽季才注意到他身形的改變,實際上在兩年前復出時,他的身材和線條跟mvp時期就又有了顯著的變化。

否則也不可能復出的第一個賽季,就以場均32.0分拿到自己的第二個得分王,

同時真實命中率65.5%,高于喬丹的10個得分王賽季,高于科比、高于哈登這些得分大魔王。

僅次于2015-16賽季「全票mvp」的自己。

看看他身材的變化就知道了。

我們都知道,頂級的射手,最倚仗的就是自己的肌肉記憶。 穩定的身材和力量是他們保持長年精確的基礎。

雷吉·米勒、雷·阿倫、甚至漢密爾頓都精于此道,哪怕退役多年,身材依然保持得相當完美。

而斯蒂芬·柯瑞卻在自己33歲的年紀,開始為自己重新披上一層厚厚的肌肉鎧甲。

沒辦法,以往的身材雖然能保證他的靈巧和迅捷,可以保持他錘煉多年的手感。

但到了節奏更加緊湊、對抗性和針對性更強的季后賽,就會像滴落在大海里的鮮血,被鯊魚一般的對手欺負到死。

防守端他會被「無限點名」,對手既利用他身材的劣勢取分、同時也是消耗他本該在進攻端釋放的體能。

而進攻時,則是各種沖撞推擠,用力量去壓制他的技巧和靈活。

那些年的雷霆、騎士、火箭和暴龍,都是這麼針對他的。

可當今年季后賽,對手們再想如法炮制地去「點名消耗」柯瑞時,卻發現踹上了鐵門板。

西部半決賽,面對今年常規賽大紅大紫的莫蘭特。第一場還剩19秒、勇士117-116領先時,是斯蒂芬·柯瑞死死貼著殺向籃筐的「小熊王」,賞了他一記大帽。

西決面對可能是勒布朗和哈登之后最喜歡「點名單打」的新一代高手盧卡·東契奇。

這個聰明而又靈活的小胖子,也沒有成功「單點爆破」掉柯瑞。

無論他的一身橫肉怎樣閃躲騰挪,柯瑞始終死死釘在他身前。

你沒趕上好時候,現在我也有一身橫練了。

到了總決賽,塞爾蒂克無論是塔圖姆、還是杰倫都沒在柯瑞身上討到過便宜。

這里固然有維金斯、盧尼等隊友精誠合作,盡量不把球隊老大放在持球人面前的努力。

但柯瑞自身在對抗性上的突破,才是防守成功的基礎。

想在柯瑞身上找突破口?至少今年季后賽的四個對手做得都不算成功。

反過來,柯瑞「軍訓」了今年季后賽大放異彩,堪稱塞爾蒂克晉級總決賽內線第一功臣的艾爾·霍福德。

今年的霍福德,相比16年的樂福何如?

即便當年霸占聯盟兩雙榜、20+20輕松如喝水的樂福,在防守上也從沒有達到季后賽水準。

來到騎士后,隨著年齡的增大和刻意的減重,他在對抗上更加吃虧。

那些年的騎勇大戰,他始終是勇士最容易突破的那個缺口。

而霍福德呢?

進入聯盟時就有「小鄧肯」的稱號,是那支東部第一的老鷹(14-15賽季)的內線支柱,是進過最佳防守陣容的內線大閘。

今年重回塞爾蒂克的他,已經連續干掉了字母哥和阿德巴約,是綠軍內線的門神。

然后在總決賽上,他就成為了柯瑞打破質疑、涅槃歸來的背景板。

尤其是G4和G6,他和塞爾蒂克已經竭盡全力去封堵斯蒂芬·柯瑞。因為他們已經看出來,這支勇士沒有了杜蘭特、克萊大傷歸來、伊戈已老。到了生死時刻,進攻全看柯瑞。

但今年的斯蒂芬·柯瑞,再也不是六年前了。

他既可以大號三分,

也能突破內線2+1

甚至還能搶下前場籃板補進

他練就的這身肌肉,不但讓對手「欺侮」他的企圖灰飛煙滅,更是他在生死時刻依舊淡定從容的底氣。

奪冠的第六戰,他第四節又是單節13分徹底送綠軍「歸西」,這13分中,只有一個三分,卻有四記罰球和三個上籃。

其中一個是生突年度最佳防守球員斯瑪特

一個又是「軍訓」倒霉的霍福德

從2016到2022,

從樂福到霍福德,

從瘦削靈巧到肌肉虬結,

從73勝總亞軍,到不被看好的「下狗(Underdog)」總冠軍,

從關鍵時刻疲軟的「體系巨星」,到一人把全隊扛到領獎台的「絕對大哥」。

其實我們并不知道,這些年柯瑞進化了多少。

二、真正的巨星,總是在不斷進化的

上一個為了奪冠而增肌的,印象中還是邁克爾·喬丹。

1987-88賽季,他場均35.0分5.5板5.9助3.2搶斷,包攬了那一年的mvp、得分王、搶斷王和最佳防守球員。

成為了NBA歷史上唯一一位單季統治進攻和防守端的怪物。

但季后賽他和公牛仍是被底特律活塞4-1輕松淘汰,

當時壞小子軍團制訂的「喬丹法則」,說白了就是看死喬丹隊友,然后無所不用其極地把喬丹放翻。

在那個還沒有惡意犯規的年代,再能飛的飛人也經不住一群黑大漢的各種拳打腳踢。

第二年,又是4-2被輕易拿捏。

所以從1988年開始,喬丹就開始了自己的增肌計劃,他讓自己的「御用訓練師」蒂姆·格拉佛設計教程,重點增強肩膀、胸肌、三角肌和二頭肌。

有人曾質疑增重會影響他獨步天下的爆發和彈跳,喬丹嗤之以鼻:

「得了吧,那個被活塞撞得滿地打滾的又不是你!」

等到喬丹的體重從剛入行的90公斤,增加到98公斤之后,似乎不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上,都不再懼怕那群兇神惡煞的壞小子們。

1991年東決,4-0輕松拿下,

從此喬丹開啟了自己「公牛王朝」的霸業,而活塞壞小子們則迅速墜落,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。

從失敗走向成功,有時就是要對自己狠一點。

當然,進化不僅僅就是增肌,技術上的精進同樣重要。

勒布朗·詹姆斯,2007年23歲時就帶領騎士殺進了總決賽。但面對正在巔峰的老辣馬刺,卻被輕而易舉地4-0橫掃。

那年總決賽,面對比自己矮了7公分、老了12歲的布魯斯·鮑文,他場均22.0分命中率35.6%。

其實也不是那時的鮑文有多牛,而是波波維奇早就看出了勒布朗的投射短板。

鮑文總是給他一定的投射空間,放投不放突。

而一旦勒布朗起速,就會用腳步將他引導到鄧肯的勢力范圍,一前一后、一內一外,管殺不管埋。

這成了波波維奇乃至聯盟絕大部分教練,防守勒布朗時采取的對策。

甚至到了六年后的2013年總決賽,當鮑文變成了萊昂納德,馬刺依然采取類似的策略。

放勒布朗一步投籃,但決不能輕松突破。

于是2013年總決賽,在雷·阿倫第六場的絕平三分給自己續命后。

勒布朗搶七生死戰,23投12中,其中三分10中5,外加三個中投。生生用投籃解決了老對手馬刺。

自此再無人敢說,勒布朗的投籃是短板了。

一名NBA球星,可能因為某一方面、或某一時段的杰出而享受眾人的喜愛。

但當你真的想在聯盟一眾好手中,殺出重圍、奪取冠軍、成為最牛逼的那一個時。

就必須將自己的短板盡可能地補齊,成為一個無法被擊敗的「完人」。

而不是面對強敵和瓶頸,就放棄退縮、甚至直接抱團走捷徑。

這樣的性格,成就不了偉大和不朽。

喬丹如此,科比如此、勒布朗亦如此,

而今年,輪到斯蒂芬·柯瑞加入這一行列。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