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升職速度,電影也不敢這麼演吧。
退役第一天,就當上副總裁,2年內升CEO,4年內做到聯盟第一,原來你是這樣的詹姆斯-瓊斯,原諒小編當年小瞧你了。
球員時代的詹姆斯-瓊斯,是徹頭徹尾的「打工仔」,NBA底層球員的代表,他沒有耀眼的天賦,也沒有過人的技巧,2.03米的尺寸,既不具備3號位的靈動,也沒有4號位的強硬,渾身上下只有投籃能夠達到NBA球員的標準,生涯三分命中率40.1%,季后賽也有38.7%,但如果你以為,他只是靠這一手三分球,就在NBA堅持14個賽季的話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
畢竟瓊斯的產量并不高,場均不過1.1個,像他如此這般功能單一的角色球員,是很容易被替換掉的,說到這,就不得不提瓊斯的職業素養,溫文爾雅的性格,與眾不同的親和力,還有那超高的情商。
瓊斯很清楚自己的能力,他是一名絕對服從指令的球員,跑動,掩護,接球,出手,一氣呵成,盡管瓊斯平均一場比賽,也就只能投進一個球,基本沒什麼存在感,但在場下,特別是更衣室里,他的戲份就比較足了,瓊斯非常善于社交,他能將身邊的隊友緊密聯系在一起,當球隊處于困境時,瓊斯又能出口成章,用極具感染力的雞湯文,鼓舞全隊的士氣。
而在場外,瓊斯不僅是NBA球員工會執行委員會的成員,多次作為球員代表參與勞資談判,此外,他還創辦了自己公司,建立慈善機構等等,所以,即便還未退役,但瓊斯的商業才能,就已經得到很多球隊的認可。
2017年夏天,瓊斯前腳剛宣布退役,后腳便被菲尼克斯太陽挖走,出任球隊籃球運營的副總裁,2年后,瓊斯又升任CEO,主管球隊運營方面的全部事宜,面對前任留下的爛攤子,瓊斯很快就整理出一套方案,并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。
首先是炒掉科科什科夫,聘請蒙蒂-威廉姆斯為球隊新主帥;
然后送走TJ-沃倫和約什-杰克遜,清理出足夠的空間;
接著賣掉19年的6號選秀權,換來沙里奇,以及11號簽(選中卡梅倫-約翰遜);
隨后又用3年5100萬美元,簽下里基-盧比奧;
巨大的人員變動,讓太陽也迎來新的氣象,特別是盧比奧的加入,極大減輕布克的組織壓力,雖然那個賽季,太陽并沒有闖入季后賽,但在之后的園區復賽中,太陽取得8戰全勝的戰績,這也說明瓊斯的建隊思路是對的,于是第二年,瓊斯開始更加大膽地按照這個方向補強。
第一:打包盧比奧,烏布雷等球員,外加1個首輪簽,換來老將克里斯-保羅;
第二:3年1150萬美元續約杰文-卡特;
第三:3年2700萬美元續約沙里奇;
第四:2年合同簽下卡梅倫-佩恩;
第五:3年3000萬美元簽下杰-克勞德;
盡管交易保羅,讓瓊斯備受爭議,但結果呢?20-21賽季,這支連續10年無緣季后賽的「魚腩」球隊,不僅取得51勝21負的聯盟第二戰績,還一路淘汰詹姆斯率領的衛冕冠軍湖人,新科MVP約基奇領軍的金塊,以及陣容深厚的洛杉磯快艇,總決賽上,他們一度2:0領先公鹿,差一點就創造奇跡。
太陽的崛起,離不開保羅的加盟,布克,艾頓,布里奇斯等人的成長,但將這些人捏合在一起的,卻是這支球隊的舵手詹姆斯-瓊斯,在年度最佳總經理評選中,瓊斯以總分65分,力壓爵士的林賽和籃網的肖恩-馬克斯當選。
從退役到成為聯盟最佳總經理,瓊斯只用了4年時間,不得不說,他真是一個被籃球耽誤的商業奇才。